找到相关内容14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第二届两岸僧伽教育交流访问记实

      第十一天至南普陀佛学院与其教务主任法藏法师等人座谈,除简报其创办历史及教育理念外,并交谈了对戒法上的看法,主要交谈重点在于净人、沙弥之教育及实验心得,中午并同至素食餐厅与慈光禅学院师生、常住众及...

    释妙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413469669.html
  • 大冶目连寺圆满举行观音诞圆梦祈祷吉祥法会

    为生死,为菩提,正信出家,是名好心出家。   今有三名净人发心出家,于目连寺大雄宝殿举行剃度仪式,剃除须发,传授沙弥十戒,因缘殊胜,感得天降甘露,龙天护持,大众欢喜,而魔宫震动。经云:大千界众生...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bnznews/2014/03/162737325540.html
  • 泰国佛学社团简介

    )发展才20年,就有100位比丘,200位沙弥,100净人净人之中有一部分是准备要出家的。出家以前必须住在那里一段时间,服劳役,帮忙寺院做些工作,然后才正式出家。另外有清洁工100人。这座寺院持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45448585.html
  • 各种称谓

    师姑”;未行剃染而服种种净业作务的在家男众,称为“净人”,或称“道人”、“教士”。在家信徒彼此之间可互称“居士”、“师兄”、“师姐”;出家众亦可互称“师兄”,或称“道兄”、“戒兄”、“学兄”、“法兄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64654068.html
  • 南传出家人托钵时供养须知

    作净方法,并为那位比库作净。「作净」在此是指,由沙马内拉或施主等未受具足戒者把植物或水果用刀子、火或指甲等作成比库可允许使用的方法。其方法是:当水果等还在施主或净人的手上時,或比库把水果等交给净人后,比库说:「kappiyaṃ karohi(你作净)」,净人一面用刀子或指甲等割(划)破并回答:「kappiyaṃbhante(尊者,已作净了)」。假如水果很多时如葡萄等,先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101267886.html
  • 僧伽戒律系列

    ;而正确知能的建立,则必须透过戒律学习;至于戒律的学习(指出家戒而言),则又不得不以新戒的“如法受戒”为其开端!因此,对于行将前往戒坛受戒的出家新鲜人(或有心出家的净人)而言,事先开展其对戒律的了解与心量,并且教导其如法地受戒,正是僧伽教育中,最重要也最迫切的一环!  本讲座正是针对此一需要而开,希望透过这三十个小时的讲解,能让即将前往受戒的新戒(或寺中净人),对于戒律的精神、义涵、兴衰、历史、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53355761.html
  • 禅宗丛林制度的建立与僧团内部结构的变化

    然斯五种乃鬼神托之栖止,由若人之  依村落也,故名鬼神村。  《重治毗尼事义集要》引《萨婆多论》谓:  有三戒大利益佛法:不得担、不杀草木、不掘地。若不制三戒,国王当使比丘  作役。三众是净人故不犯。  印度及中国晋唐期间,寺院曾以净人从事生产劳动,这些净人的身分地位大约与唐律中寺观部曲阶层相当,由于唐中叶后,寺院获取土地、劳力的方式有很大的变化,赏赐、施舍的来源减少,靠一般经济手段如买卖或开垦...

    黄运喜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91363912.html
  • 泰国南藏佛陀语录(三)

    远离妙法,如同天上与地下间之远离。  五一、帝王、净人、行商、工人、栴陀罗,此世修善法,他世同生天。  注:印度全部人民,分为四阶级,亦即四姓,第一为帝王,亦称武士。第二为净人,亦称婆罗门。第三为商人...事务,亦十分合理,又能知某时,应作某事,则可能任皇帝之臣也。  八二、贤者慧最胜,如月胜众星;净人、戒、吉法,亦随有慧行。  注:贤者常言,慧为最胜,犹月之胜于星;即净人之戒、吉祥及法,亦随有慧之人而...

    皇波折罗禅那编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82742089.html
  • 吐蕃统治敦煌时期的宗教

    养僧制度相结合的产物。中土的僧祇户制度与吐蕃的养僧制度都来源于印度佛教内律中的“净人制度”,两者可以说是同源异流,在吐蕃统治敦煌这个特殊的背景下,二者又重新结合,形成了敦煌特有的寺户制度。   中土的僧祇户制度可上溯到北魏,由当时的沙门统昙曜开创,此制度是从印度传来的内律中的“净人”制度与中国晋唐间田客荫户部曲制度相结合的产物。北魏有僧祇户和佛图户,僧祇户的来源是“平齐户”和“凉州军户”,僧祇户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235479250.html
  • 佛教的经济理念与中国历史上的佛教经济问题之审视

    净人”处理俗务。在戒律中有则“众生法”,处理的是布施众生可否接受的问题。文曰:“佛言,一切众生不听受。众生者。象、马、牛、水牛、驴、羊、麖鹿、猪、奴婢,如是及余一切众生,不应受。若人言我施僧婢,不听受。若言我施僧园民妇,不听受。若言施僧奴,不听受。若言施僧使人,不应受。若言供给僧男净人,听受。……若施净人为...

    周齐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7251982101.html